我與心靈之間

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,關於我與我自己的心靈之間,長達十五年的旅程。先說個前提,我發現我對於這方面的認知跟想法,大多數也都來自於看書,其實我也沒有很喜歡看字,只是想看我想看的東西而已,只是喜歡在圖書館或書店亂翻亂看而已。

一開始要說的是,每個人在每個人的人生階段,都有不一樣的人生課題,我覺得我就只是比較剛好遇到這類的課題而已,坦白說我自己也沒有很想面對,只是既然遇到了,就分享一下過程跟感想,關於這方面的觀念,是來自於遙遠的高中年代,我喜歡看一些占星的書,有一本書叫「生命歷程全占星」。主要就是從每個人的占星命盤來看,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,會遇到的人生課題。西方的就是比較心靈面一點,不像東方比較看吉凶什麼的。

那大概從十八到二十五歲之間,我一直都覺得人生很空虛、非常茫然,即使表面上跟大家一樣,讀完書、當完兵、找工作,但內心深處就是隱約覺得有個很深的鎖,很難解開。但那時候的我一點也不明白那是什麼,該怎麼處理、該怎麼面對,即使是我看過好幾遍「生命歷程全占星」描述關於我那個階段的課題,也不是非常的了解。

然後我有兩年在某間公司上班(目前待過最久的公司XD),有很喜歡某個女同事,喜歡到非常痛苦,痛苦到覺得快要死掉,然後就在我離職前四個月,某個睡覺前的晚上,東想西想,忽然醒了,醒了才發現,自己內心深處,那個從來不被自己注意、早已傷痕累累的自己。

經歷了這件事之後,我一直很喜歡佛教的一個故事,就是有個人問和尚他放不他身邊的某個人,和尚請他端著茶杯,給他到熱茶,卻倒到滿出來,那個人被燙到就趕緊丟下茶杯,和尚就說「痛了,就會放手了」。但是有人會說我就是放不下阿,在我很喜歡那個女同事的時候,我也永遠覺得我放不下,但事實上就是…放不下就是還不夠痛。在佛教也常說一句話「人生所有的痛苦,來自於執著錯的事」,我也一直很認同這句話。

離職後我失業了半年,做些自己想做的事,卻不知道為什麼,有時候胸口總是有種窒息的感覺,頭腦也會覺得有種過度使用,而非常疲累,但我又不知道要看什麼醫生,這好像又不是什麼病,然後就在有次逛書店的時候,看到了一本書叫「最高休息法」,當時我翻了幾頁,就立馬決定買回家,因為他完全描述出我遇到的問題。

這本書我覺得應該是我心目中,覺得最棒的一本書了,他用比較科學的角度、類小說的形式,來解釋一般人不太能理解、會覺得很玄的東西,就是正念和冥想,我不太常有耐心看完一整本書,但這本書我看完了,還會反覆看好幾次,因為他其中還說好幾種簡單的正念冥想方式,有點工具書的用處,而且在看的時候也會對心裡有種暗示,達到一種真的正念的感覺。

自從看了這本書之後,腦洞大開,之後只要是看到有點玄的東西,都能聯想一下,就會發現很多類似的東西都有很類似的作用,不管是西方瑜珈、東方的太極、日式的禪坐,其實目的都很相像,就是要讓大腦能平靜的休息。

於是我開始很相信的這類的力量,開始常買一些關於冥想或讓心靈平靜的書,因為其實要讓大腦平靜,其實是要很長時間的練習,和運動差不多,都要長時間的鍛鍊,但我就是比較喜新厭舊,不太喜歡一直用同一套方式,所以想看各種不一樣的書,用不一樣的方式練習。

然後大概在去年年中(今年也才沒過幾天而已),雖然我已經很明白這一切,但就因為很明白,我又開始覺得這一切是為了什麼?為什麼別人不用什麼正念冥想就可過正常人的生活,為什麼我要這麼累?前面說的那些方法,都覺得很厭倦,有很長的時間都覺得狂躁,無法停止大腦一直過度的想東想西。

就在去年年底(就是沒多久以前的事),公司因為一些緣故,我離開了,又開始一個人的旅行,雖然這個旅行只有兩三個月,但我卻對自己的孤獨和寂寞感,深刻的襲捲而來到無法控制,然後一樣會一直想很多事,整個人覺得明明每天都沒做多少事,卻非常身心俱疲。

然後就在前幾天,沒錯就是前幾天,我在我床頭櫃抓了一本書叫「心靈成長與覺醒」,隨便的亂翻,我很喜歡隨便亂翻,因為我覺得隨便亂翻,常常都能馬上翻到我想看的東西。而這本書其實我已經忘記是什麼時候買的了,也非常久沒看過了,當初不知道為什麼看了沒什麼興趣被打入冷宮。但我隨便翻就看到一段非常適合解釋我當下處境的描述,就是在說人的孤獨感和寂寞是如何產生的,到如何處理。

看完之後,當晚睡前整理一下思緒消化一下,瞬間覺得我完全領悟了。然後我自己想了一個模型來描述這一切(理工人),就是大概可以分三個部分,第一個部分是思想、想法、自我意識,第二個部分是心智,第三個部分是心靈。人都會有很多思緒、雜念,和從自我意識產生出來的很多情感和反應,就是第一個部分,他會不斷地消耗你的心靈,最後會不斷地覺得內心空乏、空虛。而該怎麼停止他不停地消耗,就是用心智的部分,去關注自己心靈的部分,從所有的雜念、自我意識中抽離,去理解看待這一切,不用任何評論與指示,只要了解就好,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靈上,很自然心靈就會恢復,而擁有富裕的心靈,當心靈是飽滿的時候,很多事情都可以很輕易的迎刃而解。

大概是這樣,反正這是我目前的感想,也許再過幾年又會有不一樣的想法,下次我想說我與佛的故事。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